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区别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区别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产生于20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当时正值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改革进行中,企业如纺织、制造等企业以大批量连续生产为主,产品种类往往比较单一,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直接生产,企业的成本主要集中于生产材料和直接人工,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也正是基于此种生产经营方式而产生,它适用于产品结构简单且有大量直接人工参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而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类型的企业逐渐诞生。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也随之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它提出了企业生产过程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因此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生产经营活动种类繁多、产品结构复杂的技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企业。

1.基本原理不同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按其消耗的时间或者产量线性地消耗所有成本费用,即计算的时候用生产总成本直接除以产品的总生产时间或者总产品数量来得到单位产品成本。因此,这样的计算方式导致其中的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在计算上没有直接的差别,也就是间接费用会按照与直接费用相同的比例平均分配到各产品的单位成本中。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每一种产品并不一定都是按照同一标准消耗间接费用,每种产品的生产可能都有自己单独的间接费用消耗数量和配比。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消耗作业”。它是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加入作业的概念,通过作业作为连接资源和产品的桥梁,从消耗资源开始,以资源动因为标准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或作业中心,然后将作业中心按作业动因标准分配至各成本核算对象中,这样使得成本费用根据不同的产品的消耗标准进行分摊,这样的分配方式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结果的可靠性上有了很大进步。

2.成本界限、范围不同

传统方法下所有的生产费用都最终计入产品成本,其分配原则是受益原则,为特定对象发生的对象化费用最终构成特定对象的成本;非生产费用如期间费用则与成本计算无关,不计入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界限的标准则不同,其原则是“决策影响性及可追溯性”:

①并非所有的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成本,只有该项耗费受到与产品有关的决策影响时才会计入产品成本。例如,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的保安人员完全不受生产产品或不生产产品的影响,则在作业成本法下,车间保安人员的薪酬不允许计入产品成本。

②非制造费用可以计入产品成本。很多非制造费用同样是生产、销售、分销和服务特殊产品的一部分成本,例如支付给销售人员的佣金、装运费和保修费很容易追溯至单个产品,在作业成本法下可以计入产品成本。

3.间接成本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不同

这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产品的成本一般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人工、材料等的费用,对于组织、管理生产等的间接费用也采用与直接成本相同的标准平均计入单位产品成本,没有考虑不同产品对于间接费用耗用的不同,很容易造成成本的扭曲,严重影响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作业成本法则强调间接费用的分配而不是简易的分摊,虽然其核算过程相对复杂和烦琐,但是能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4.成本信息结果存在差异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与成本的比例消耗问题,可能产生使人高度误解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分配间接费用时,按照多样化的分配和分摊标准,使最终得到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降低了企业对成本信息错误解读的风险,为企业正确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783.html
返回顶部